公司簡介
一個屬於您與家人位在台灣花蓮太魯閣的家外之家,在太魯閣的家裡有專屬管家阿良為您們打理生活起居房務大小事。太魯閣新城老街民宿歡迎您帶著全家大小回到這溫暖的家。在家裡有阿良管家及阿良家人,還有糖糖(狗狗)在這歡迎大家回來聚聚。
阿良的家位在太魯閣附近的新城老街裡,我們在這裡自購土地與自行找建築師構圖設計,並且找有信譽營造商興建,房屋本身結構採混泥土建築(RC),堅固耐用,並經歷2018年2月6日花蓮大地震,房屋結構完好沒受任何損傷,請安心回家入住。民宿於2013年11月起造,2015年2月經花蓮縣政府取得合法使用建築執照,另於同年9月取得花蓮縣民宿1716號,登記為『太魯閣新城老街民宿』。
住宿資訊
民宿位置於台8線末與台9線重要道路旁,位在寧靜巷弄內,讓您有個舒服寧靜的睡眠,歡迎喜歡騎自行車環島或挑戰武陵,還是要到太魯閣登錐麓古道或步道,都歡迎入住太魯閣新城老街民宿找阿良管家。
喜歡新鮮海產的饕客,白天可以到位於崇德海邊的得豐定置漁場,看漁夫如何在定置漁網捕魚上岸,還可以現場採買新鮮魚貨,帶回民宿交由管家阿良料理。
週遭環境資訊
歡迎回到太魯閣新城老街民宿找管家阿良,聽聽阿良敘說當地文化背景,來到新城除了可以看到日本神社所留下來的天主堂,還有在日據時代就擁有的研海廳、武德殿,都可以在新城警察分局看的到,有過去日本時代留下的研海廳的外牆,外牆下方是由日據時期所留下的痕跡,上方則是之後補強所留下,而在村子裡的道路是在日據時期就規劃好的,村裡部分還保留了過去日據時代所留下至今的建築,另外2006年10月上映的『盛夏光年』電影劇照海報拍攝地新城照相館。
新城村因為靠近太魯閣立霧溪,早期在立霧溪產有黃金,因此早期當地人就在立霧溪掏採金砂,使得這裡是當初花蓮最繁華的地方,需多人因為淘金致富,過去在村裡還有電影院。現在雖然已經沒有人在淘金,平常也可以到新城海堤散步散心。
在這還有值得一看就是『新城(太魯閣)車站』於2016年完工,車站建築以「門」戶意象為設計理念,形塑本站為進入花東縱谷平原及太魯閣國家公園之入口,配合設置公共藝術作品2件。
站體外觀以折板的型式呼應中央山脈起伏的山巒的景觀V字造型呼應立霧溪鬼斧神工開鑿切割的太魯閣峽谷意象,整體造型極為現代感。
車站站名牌委請朱振南教授以書法字體呈現。
太魯閣之美》呼應在地國際觀光景點—太魯閣國家公園,由高第藝術-陳彥君老師以窯燒玻璃方式重新呈現國寶級畫家馬白水教授作品《太魯閣之美》,並設置於新城車站東側帷幕牆內。
原住民編織藝術《織路》由太魯閣族編織藝術家—林介文小姐所製作,本作品透過了「織布計畫」&「交換計畫」為發想,透過大量的民眾參與活動所組成,編織技藝「織路」,以充滿原住民文化編織圖紋,引領旅客進入充滿圖文想像的世界。
新城鄉(大魯宛、新城、研海)昔時,毛雅族稱新城一帶為「大魯宛」,漢人譯作「別囉滿」(或「倒咯滿」)。清嘉慶年間,淡水廳吳全,率領招募佃農,從蘇澳航海到新城拓荒。太魯閣社民,屢次出草獵首,於是築壘防禦,取名新城。
    民國三年,日本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,親率日軍討代太魯閣,稱兵百日,殘殺無數山胞,事平之後,設置新城支廳,為了紀念佐久間總督,日人取其別號研海支廳。
    新城鄉順安村,舊名「草林」,蓪草密茂而得名。康樂村舊稱「遮埔頭」,民國十一年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在此地設農場,曾簡稱地名農場。    嘉里村舊稱「加禮宛」,清咸豐三年,葛瑪蘭(今宜蘭)的平埔族遷到此地,設社名加禮宛等七社,日人改稱加禮。光復後才改名嘉里村。佳林村舊名茄苳腳,毗鄰花蓮市國福里,茄苳樹多而得名。
附近還值得推薦景點有坂下定置漁場,可以從海灘上遠眺清水斷崖,看看遊客在此划獨木舟。